文化养老:中国养老最大痛点
——湖南快乐老人产业公司董事长、快乐老人报社长赵宝泉在全省市县老年保健协会会长秘书长培训班上讲课
省老年保健协会讯(尹晖) 文化是民族之灵魂、心灵之源泉、精神之食粮。随着人类经济社会发展,老年人对文化的需要与日俱增。为此,我们专门邀请全国首倡文化养老的湖南快乐老人产业公司董事长、快乐老人报社长、湖南省报业协会会长、湖南省老年体育协会主席、湖南省老年保健协会副会长赵宝泉,于5月29日下午来到全省市县老年保健协会会长秘书长培训班上,为大家演说他在文化养老的思想与实践——《文化养老:中国养老最大痛点》。
赵董事长对文化养老有很深的研究、探讨、实践。他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详实清晰的课件,澄清了我国养老误区,探明了老年群众最大的需求,叙述了文化养老的必要性、重要性、紧迫性,分析了新老人与传统老人的特征、特性、特点和需求、渴求、要求,阐述了老年文化养老的思路、做法、设想、行动、举措、目标。指明了老年文化产业市场广大、前景光大、任务高大、目标远大,论述了对老年人生的再认识、快启程、去享受,老年人活在当下,要享受今天,要将养老变成享老。对全体学员来说,赵董事长的讲课,冲击了观念,启迪了心灵,开阔了视野,启发了生活。
赵宝泉董事长分两个部分讲述《文化养老:中国养老最大痛点》。
第一部分:对文化养老的认识与实践
中国老人最大的贫困不是物质贫困,而是精神贫困。我国养老存在三大误区。
养老误区一:重物质供养,轻精神抚慰。
养老是什么?物质供养与精神抚慰。
传统养老讲的是“物质供养”,吃饱穿暖,当代中国已经解决了。
精神抚慰的问题远未解决。
前几年有一首歌,一到过年就特别流行,叫《常回家看看》,唱出了老人的心声。后来写进了法律。回家陪伴老人,需要法律支持,可见问题多大!
养老误区二:重衰弱老人,轻健康老人。
现在一说起养老,似乎就是指机构、照护,目标都是衰弱老人。
据统计,需要照顾的衰弱老人占老年群体的20%左右。
80%的健康老人更需要精神抚慰。
大多数人更需要文化养老。
但老年人文化需求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两个让人震惊的数字:2018年上半年,长沙市老年大学,2500个名额,34万人次报名。2018年,湖南省老干部大学,网上报名,很多班10秒钟就报满了。
养老误区三:重看病治病,轻预防保健。
世界卫生组织(WHO)2018年发布了一份名为《用较少的花费拯救生命:对慢性病作出战略应对》的报告。报告提到,当前中国慢性病防控经费只占疾病控制总经费的1.7%-2.3%,且预防经费比例远小于治疗经费。报告认为,如果低收入和中低收入国家对慢性病采取最具成本效益的干预措施,那么,到2030年,不仅可以挽救数百万人的生命,而且预防每投资1美元,就将在增加就业、提高生产率以及延长寿命方面为社会带来至少7美元的回报。
终极探讨:老年群体最大的需求是什么?
马斯洛提出:人类有五种需求。
美国心理学家麦克拉斯基提出老年群体的五种需求理论:
1.生存的需求:生理和心理的健康。一半是文化需求。
2.表现的需求。文化需求。
3.贡献的需求。文化需求。
4.影响的需求。文化需求。
5.超越的需求。文化需求。
结论:5大需求,4个半是文化需求
结论:文化养老更是广大老人所需。17年前,联合国就有结论:
2002年,在联合国召开的第二届老龄问题世界大会上总结中指出:“当今老年人的贫困不仅仅是经济贫困,而是他们在逐渐被排斥在主流文化以外,由于被社会边缘化而导致的精神贫困”。
可见:文化养老是中国养老的痛点。
快乐老人报就是为解决中国养老这一痛点应运而生,快乐老人报这些年做的事,就印证这一结论——“老人更需要文化养老” 。
我把快乐老人报当作一个案例解剖一下,给大家做参考。让大家了解一下老人对文化的需求有多么强烈。
冬天里的故事——全球报业进入前所未有的寒冬。
网络的冲击,使纸媒面临千年未有之衰退,2009年开始,欧美报纸大幅下滑,美国105家报纸被迫关闭或转成电子版,整个报纸行业失业人数达到1万人。
中国的报业2012年开始衰退,2013年开始了每年折半的断崖式下滑。2014年一开年,业内最大的新闻是,上海《新闻晚报》因为经营原因停刊了。2015年7月,云南《生活新报》停印。2015年9月,《长株潭报》停刊。2016年,《东方早报》和《京华时报》两份极具指标意义的报纸停刊…………
而快乐老人报在报业严冬中创刊,逆风飞扬,三年成就百万大报。快乐老人报2009年9月28日创刊。2013年1月1日,发行量突破100万。2017年1月,快乐老人报发行量突破200万份,名列全国第三。荣登全国百强报刊和中国邮政百强报刊双榜。快乐老人报还创造了两个全国第一:私费订阅全国第一,省级办报发行量全国第一。
全球报纸下滑,快乐老人报逆势增长,可见老人对文化的需求多么强烈。
快乐老人报在纸媒一片哀鸣中高歌猛进,说明了什么?
说明老人对文化需求增强,说明老年人对文化产品的渴求有多么强烈,说明老人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的需求与老年文化供给不充分不平衡之间的矛盾。
为什么老人对文化需求大幅增长?这就必须要说一下老龄社会的趋势:新老人在成长。
老龄新趋势
做事情,什么最重要?
方向最重要,方向错了,用力越大,错得越远;
找方向,什么最重要?
把握趋势最重要。
中国当今最大的趋势是什么?老龄化。
老龄化大趋势中又有什么趋势?
新老人在成长。
分享一个观点:任何经济都是人口经济。
没有一个经济与人口无关。
因此,抓住了人口增长的趋势,就抓住了问题的核心。
只要你服务的人群处在增长期,那你的事业就处在上升期。
中国现在哪个人群人口增长最快?一老和一小。当今中国老人潮和婴儿潮同时进行。(二胎政策)
战后婴儿潮正在成为老人潮。战后婴儿潮一词在美国首次出现,主要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4664”现象。
中国的婴儿潮从1952年开始,人口像潮水一样生出来,1952年出生的人到2012年,多少岁?60岁。当年的婴儿潮开始变成老人潮。每年多少人?1千万!
“战后婴儿潮”的一代正在成长为新老人。我是标准的战后婴儿潮的一代。
什么是新老人?
传统老人:年龄70岁之上,1940年之前出生;历经苦难,生活动荡;积蓄不多,节俭深入骨髓;子女众多,自我意识差。结论:有钱没钱,都是穷人。
新老人:战后婴儿潮一代,50后、60后;享受了改期开放成果,收入高,积蓄多;独生子女父母,自我意识强;富人变老了,消费观念好;新老人有文化,新中国文化得到普及,很多人享受到高等教育。结论:1.新老人对文化的需求远远强于传统老人。2.老人寿命越来越长,健康时间越来越长,养老事业需要“前移”,更多地关注健康老人。
老人新需求:
新老人对文化养老的需求比传统老人更强烈。
需求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更广泛。
快乐老人报就是按着老人的文化需求进行了产业布局。融合发展三跨跃:⑴中国最大老年纸媒,3年,发行量破百万快乐老人报;
⑵中国最大的老年媒体集群;4年,4大媒体板块 :快乐老人报、枫网、活过100岁杂志、快乐人生出版;⑶产业平台,7年,7大产业板块,数据库,快乐老人大学,美时美刻国旅,江苏快乐老人电商,96360电商。
企业理念
使命感:为中国老龄社会提供解决方案
价值观: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路线图: 从心灵圈地到产业整合(先做媒体,再做实体)
总方针: 人生永不落幕(享老主义,正能量表达)
中国梦:做一份发行量过千万的报刊
一个中国梦:做一份发行量过千万的纸媒。我预言一下,在中国如何有发行量过千万的报刊,只可能是两类,一是党报(人民日报),二是老年类报刊。快乐老人报是候选之一。这是我的信仰。
我要争口气:日本人口1.27亿,发行量过千万的报纸有两家:《朝日新闻》、《读卖新闻》,中国13.47亿人,是日本的10倍,发行量过500万的报纸都没有。
一个好榜样:美国的《AARP》杂志,期发行量3800多万册。
枫网:新老人最大的聚集地,中国最大的老年PC网站。
枫网前身为快乐老人报官网,2013年6月全面改版。日均UV(访问人数) ﹥100万,日均PV(浏览量) ﹥500万。
全国排名:老年领域绝对第一,相当于后14名总和的3倍。
2015年,是中国老年人移动互联网元年。到2017年,形成两个百万级的大号,6个几十万级的中号,聚集中老年粉丝超过600多万,占微信老年总用户的约25%,此领域内绝对的领先者。目标:进军千万级。形成纸媒和数媒两翼齐飞。
目标是再用一年时间粉丝过千万,形成大数据系统,成为中国老人数字资讯平台、社交平台、服务平台,成为中国老年产业的云服务平台。建立全国会员体系,做好老年志愿者体系,形成会员福利体系,线下线下并进,打造会员服务平台。
活过100岁:做中国的AARP,国内领先的中老年健康生活方式引导者。2018年全面改版,对标《AARP》,做快乐老人大学会员刊。
老年旅游:订制旅游,策划旅游
目标:致力于将养老、养生和旅游融合一体。
专业:中老年专属旅游,标准化服务体系。
特色:主题游:怀旧之旅,文化之旅,健康之旅。
基地:韩国大邱市、江原道、海南兴隆、山东烟台、江西庐山、贵州镇远等多个,及歌诗达游轮等。
发展:已服务五万以上老人出游,具有良好的口碑。
老年出版:快乐人生出版助老人圆梦
你家老人80大寿,送什么礼物最开心?帮他出本书!
中国最大的老年定制出版和自主出版服务商。
私人定制,个性出版。传统出版资源与现代传媒资源深度融合,个性化编辑、出版、宣传于一体的综合服务。
老人图书出版,个人自传、回忆录、诗词书画作品集、家史、家谱等。个人立言圆梦,家族文化传承。
把出书从神坛拉到人间。
立功,立德,立言。让每个人“留本传记给后人”。抢救家族文化。
快乐老人大学:快乐学习,快乐一生。
快乐老人大学:老年人的快乐大本营,老年人的朋友圈。
快乐老人报办老年大学,目的是让老人生活更快乐。帮老人解决三个问题:一是社交问题。21世纪最流行的疾病不是“非典”,不是“甲流”,而是孤独!老人一旦退休后回到社区,社交关系处在崩溃的边缘,隔壁邻居都不认识,子女又不在身边,孤独寂寞成为主色调。急需找到“组织”,找到伙伴,急需重建朋友圈。
快乐老人大学:培养爱好,幸福晚年,老年人的兴趣驿站。
二是解决老人晚年的兴趣爱好问题。有一个爱好,生活就有了乐趣,就有了朋友圈子。
中国处在什么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一个表现是为生计奔波,生活和工作分不开。上班是多数人生活的全部。
快乐老人大学:跟上时代,摆拖焦虑,治疗老人焦虑的良药。
三是希望每个老人都跟上时代的脚步,不被社会边缘化,甚至淘汰。
解除老人被时代淘汰和边缘化的焦虑感。
快乐老人大学:追求圆满,消除遗憾,追求圆满的加油站。
四是满足老人的自我完善的需要。每个人都希望完善自己,提高自己,退休前没有未完成的爱好,得到满足,人生有什么遗憾,尽量消除。
快乐老人大学:家门口的老人大学
五是实现就近入学,家门口的老人大学。
快乐老人大学进社区,分散办学和集中提高相结合,社区校区和中心校区相结合,解决老人上学距离问题,同时解决老人就近交友问题。
六是让每个想上老人大学的人都能上老人大学。
老干部局办的老年大学远远无法满足老人的需求。
快乐老人大学:快乐课堂温暖祥和。
老龄工作:快乐老人大学有十大好处
从老龄工作来看,办老人大学有很多好处:
1.完成国家社区老年教育计划。
2.快乐老人大学是老年党建基地。
3.快乐老人大学是老年市民学校的基地。
4.快乐老人大学是文化建设基地。
5.快乐老人大学是老年志愿者基地。
6.快乐老人大学是老年群体维稳项目。
7.快乐老人大学是保健知识普及基地。
8.快乐老人大学是妇联工作基地。
9.快乐老人大学是老年文艺活动基地。
10.社会风气净化宣传阵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阵地。这是大事。
最关键一条:建立根据地
办事情最重要的是什么?毛主席告诉我们:建立根据地。
快乐老人大学可以成为老年保健工作的根据地,有了快乐老人大学,老年保健协会就有了根据地。
天天有人气,月月有成效,年年有政绩。有了根据地,老年保健工作就有了抓手,就办活了。
怎么办快乐老人大学
场地:要有免费的场地。
有两间100平米,至少80平米以上的教室。跳舞要有镜子。舞蹈室可以上交谊舞、民族舞、拉丁舞等各种舞蹈课。还可以上太极课、瑜珈课、模特课。舞蹈、模特、瑜珈最受欢迎。声乐、器乐也受欢迎。
师资:快乐老人报来组建师资队伍
老师从哪里来?退休老师、培训学校老师、中小学老师、社会特长老师、各行业专家。招聘、协会合作、其他老年大学师资等。我们现在的老师队伍也很强大,举个例子:科大景园校区声乐老师是国家一级演员吴壮贵、湖南书法家协会主席何满宗等。
学员:先期招生、后续留存、越办越大
学员从哪里来?发招生广告(媒体、现场)、上体验课、团体报名。先期招生难一些,越办越好,为老人制定十年到二十年快乐人生学习计划。收费是契约。科大景园原本有群艺馆办的三个免费班,我们一办,一半学员过来交费。有的学员上了一学期的课后感慨说,“我的下半生都交给快乐老人大学了”。
管理:快乐老人报专人管理、协会联合管理
我们两年多的办学,积累了老年大学的办学经验,形成了一套管理制度。
快乐老人大学:最欢迎的老年项目
2017年,快乐老人大学校区有5个。至2018年上半年,快乐老人大学有校区14个。2018年9月开学的校区41个,招生人数过万人。2019年5月,成立校区95个,招生人数过两万人。
期待领导支持
办快乐老人大学,这是一项功德无量的事业,期待老年保健协会的支持,共同完成这一功德无量的大业!
双千万工程:快乐老人集团再上台阶
两条腿走路,线上一千万新老人,线下一千万社区老人。
意义:双千万工程是跨越现有规模局限,实现中南传媒老年产业布局的必经之路
需求:依赖自身有限利润滚动将遥遥无期,亟需集团给予相应投入
战略目标:打造中国最大的老年文化集团
中国最大的老年纸媒和网媒为基础,掌握着中国最大的中老年人群到达率和影响力。
已经形成了已大数据平台为核心的,包括老年传媒、移动网络
、老年旅游、老年出版、老年电商、老年大学等多板块的业务体系。
第二部分:对人生的再认识
人生的本质
快乐老人报创刊9年多,我研究老人也近十年,我也算是新老人,有一些体会,与大家分享。
人生是一张单程票
人生是一门遗憾的艺术
幸福就在你的思想中
提倡享老主义
问题一:人生是什么?
人生是什么:是时间的河流
人生是时间。时间是一条河流,奔腾不息,一去不复返,不能倒流。
人生最大的感受是什么?时间过得太快。时间都去哪了?
人生是一次漂流
人生相当于一次漂流。特点:一是只能下行,不能上行。二是有时急流险滩(年轻时来不及欣赏风景就老了),有时宁静安祥。(老年时有大把时间欣赏风景)
老年是人生全新的开始
观点一:享受每个阶段的精彩,欣赏每个阶段的风景,就是精彩人生。
观点二:每个年龄段都是一个全新的开始,不是前一年龄段的重复。老年阶段是一个全新的开始,是真正享受人生的阶段。有智慧积累,有财富积累,有钱,有闲,有时间。
快乐老人报倡导的是享老主义。
享受当下的日子,是人生最大的智慧。
问题二:老年是什么样的人生
中国人的不良观念:人老百事哀。
伺候完儿子伺候孙子,老来给儿孙当免费保姆,还不一定领情,闹矛盾。
特别是现在70岁以上的老人,历经生活磨难,总是苛求自己,成全别人。
三流的老人做保姆,二流的老人做别人,一流的老人做自己。
西方人的观念是:黄金年龄,享受生活。(golden age 55—85岁)⑴过了人生最辛苦的阶段;⑵智慧积累到一定高度;⑶有钱;⑷有花钱的时间。
国家都让你休息了,为什么还要苦自己?
中西方老人生活观念对比反差极大。
怎么办?
提升自我意识,不再只会子女活,为社会活,为自己活一回。
有自己的生活,适度犒劳一下自己,奢侈一下;满足自己一个心愿;上快乐老人大学,认识新朋友;上邮轮,看世界。
人生是门遗憾的艺术
人生有长度,人生有终点,注定了人生是一门遗憾的艺术。
再完美的人生,也会有遗憾。
有一个研究:人临终时,想的最多的是什么?主要是两个:一是不舍。二是后悔。特别后悔哪些事没有做,哪些心愿没有完成。毛主席也有很多遗憾。
日本人最后悔哪些事?
日本临终关怀护士大津秀一在亲眼目睹、亲耳听到1000例患者的临终遗憾后,写下了《临终前会后悔的25件事》一书。前5件分别为:
1.没有做自己想做的事。把别人希望你过的生活当作是你想要的生活。
2.没有实现梦想。多半是责怪自己没能尽100%的力量实现梦想。
3.做过对不起良心的事。
4.被感情左右度过一生。
5.没有尽力帮助过别人。该帮的没帮。
美国人最后悔什么事?
美国人临终最后悔的事:
1.当初没有勇气过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
2.花太多精力在工作上,错过了关注孩子成长的乐趣,错过了爱人温暖的陪伴。
3.当初没有勇气表达自己的感受,而是长期压抑愤怒与消极情绪。
4.没有和朋友保持联系,而没有因忙碌忽略了曾经朋友的友情。
5.自己活得不开心,而不是习惯了掩饰,在人前堆起笑脸。
中国人最后悔什么?
中国一家媒体对60岁以上的人调查结果:
1.75%的人后悔年轻时努力不够,导致一事无成。人生最痛苦的事,不是失败,而是“我本可以做到”。
2.70%的人后悔在年轻的时候选错了职业。
3.62%的人后悔对子女教育不当。
4.57%的人后悔没有好好珍惜自己的伴侣。
5.49%的人后悔没有善待自己的身体。
怎么办?
观点:有什么心愿,马上行动,立刻完成。
问题三:什么时候的你最年轻
所谓年轻,不是一个绝对概念,是个相对概念。比如80岁的看60岁的会说,你好年轻。哪怕你已经80岁了,面对90岁的,你依然年轻。我们经常拿出10年前的照片说,我那时候多年轻。10年后,你拿你今天的照片也会说,我那时候好年轻。
办法是:不能改变时间,就要改变观念。
事实是:由于时间的不可逆,过一天,就年长一天。因此,现在的我最年轻!
享受当下,让明天不为今天后悔。“享老主义”。
问题四:钱是谁的?
中国老人最喜欢的一件事是,攒钱。你有没有想过,你辛苦攒下的钱是谁的?有人说,这不是废话吗?当然是我的。对钱有几种说法:钱是身外之物。钱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最可悲的是:人在天堂,钱在银行。而我的观点是:谁花了这个钱,才是谁的。
谁花了,钱就是谁的。
2004年11月10日,改革开放的风云人物、被称为“胆大包天”第一人的均瑶集团董事长王均瑶,因患肠癌医治无效,不幸于本月7日晚在上海逝世,年仅38岁。
王均瑶,1967年出生,温州人。1991年,年仅25岁的王均瑶开辟了国内第一条私人承包的温州至长沙包机航线,被誉为“胆大包天”第一人。王均瑶创立的均瑶集团已有航空、乳业和置业投资三大板块,集团总资产35亿元。
怎么办?
解决办法:规划一下自己后半生,把该自己花的钱认真花一下,生活更精致、更优雅,有尊严,有质量。走出一个误区:别以为子女希望你们留多少钱给他们,他们更希望你们过得好一些,少些遗憾,因为父母的遗憾也是子女的遗憾。
两种癌症无法治:钱癌和老癌
有人一生就是赚钱、攒钱,就是不会花钱。花钱就心疼。苛求自己,成全子女。这也是一种癌症。叫“钱癌”。对老人而言,学会花钱,比攒钱重要。
老是一个相对概念。有的人一过50岁,老觉得自己老了,不中用了。结果老得很快。这叫“老癌”。对老人而言,年轻心态,比年龄重要。
结论
人生是一场体验,
人生是一张单程票,
人生注定是遗憾的艺术,
现在的我最年轻,钱花了才是我的想到的事情赶紧去做!
我的梦想
办发行量过千万的快乐老人报。
办一千所快乐老人大学。
快乐老人报线上粉丝过千万。
三个三千万,赶紧去做!
不留遗憾。请大家支持我!